• 书记邮箱:0202@usts.edu.cn
  • 院长信箱:wdcsz@usts.edu.cn
  • 首页
  •   >   人才培养
  •   >   本科生培养
  •   >   正文
  • 人才培养

    2025-2026学年第1学期教师教育任选课课程简介

    发表时间:2025-05-14  浏览次数:

    1.《中外教育史》

    《中外教育史》是面向全校师范类本科专业开设的教师教育任选课,为学生深入了解教育发展脉络、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奠定基础。

    本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各历史阶段中外教育发展的背景,掌握教育制度演变过程和著名教育家的思想,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教育观,为学生未来从事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
    教学内容涵盖中外教育发展的多个重要时期。中国教育史部分,从先秦时期学校教育的发端、诸子百家教育思想,到秦至清末各朝代教育制度与重要教育家思想,再到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与思潮,逐步展开。外国教育史部分,则涵盖古代希腊、罗马、中世纪、文艺复兴时期,近代 17 - 19 世纪欧美主要国家教育,以及现代 19 世纪末至今欧美、东亚及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发展与思想。各章节均明确了重点、难点,并融入思政元素,如通过讲述孔子、孟子等教育家思想培养学生师德,引导学生体认教育学者的家国情怀等。


    2.《儿童文化与儿童研究》

    使师范生了解儿童观的发展历程,理解儿童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核心理论;

    使师范生掌握儿童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,能够对不同领域与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儿童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性分析,增进对儿童群体的理解;

    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,形成对儿童文化认同、儿童权利、教育公平与文化多样性以及儿童文化课程等问题的深入认识,提升专业素养与教育机智。


    3.《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》

    使师范生能够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影响因素,明确家庭教育的目的、任务和内容。

    使师范生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性以及不同类型家庭的特殊性,掌握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指导对策。

    使师范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与艺术,能够指导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家庭教养态度和观念,科学实施家庭教育,提高“家—校—社”协作的合力。


    4.《教师写作》

    在智能教育时代背景下,教师不仅需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,更需具备清晰表达与专业创作的素养。《教师写作》课程旨在引导师范生掌握教育写作的基本规范与关键技能,将写作能力转化为教学思维的延伸与专业发展的支点。课程融合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,围绕教学设计、教学反思、教育论文等核心主题,系统提升学生的教育表达力与写作素养,为未来成为具备思辨力与创造力的教师奠定基础。


    5.《基础教育改革前沿与问题研究》

    本课程聚焦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趋势、核心议题与实践挑战,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讨,帮助师范生拓宽教育视野、培养批判思维,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问题意识、研究基础和实践能力。教育不是重复过去,而是创造未来——这门课将是师范生重新认识基础教育价值的起点。


    6.《教育名著选读》

    了解中外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发展,总结学校教育发展的规律。

    帮助学生确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,使学生能正确评价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家的思想观点及其产生原因,理解其现实意义。

    能够运用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独立探寻教育的历史问题;能通过古今中外的对比,集思广益,借古明今,对当今我国教育改革提出建议。


    7.《教育合作与危机应对》

    本课程旨在系统探讨教育系统在危机情境下的合作治理与应对策略,重点关注教育机构如何与政府、社会组织、国际机构及社区构建协同网络,以增强教育系统的韧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。核心议题包括教育危机的影响机制、教育危机应对策略、教育合作共同体的构建等后疫情时代社会焦点问题。

    课程结合全球及本土典型案例(如疫情下的在线教育、冲突地区的教育援助、灾后学校重建等),探讨可复制的解决方案。通过情景模拟、政策分析及项目设计,提升学员在教育危机管理与合作治理中的决策与执行能力。


    8.《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》

    《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》是一门面向师范类本科生开设的教师教育类任选课程。本课程聚焦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,以课件设计为核心,涵盖多媒体教学理念、课件设计原则、素材采集与处理、课件制作工具的使用技巧,以及课件的优化与评价。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,学生将掌握如何设计出符合教学需求、富有创意且互动性强的多媒体课件,提升教学效果。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,助力未来教师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教学环境,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。


    9.《学习测量与评价》

    本课程聚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征、一般原理、编制方法等内容,通过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,帮助师范生正确解读各类教育测量工具和评价指标,使师范生能够结合本专业特点,编制出科学、合理的教育评价工具(试卷和试题),树立现代教育评价观,为将来的教师工作打下坚实基础。


    10.《中小学生心理辅导》

   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、 实施方法、心理辅导技能,帮助学习者及时发现中小学生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,学会有效地识别、诊断、矫正和干预,适时开展心理辅导活动,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。


    11.《乡村教师专题研究》

    乡村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,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、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,是推进乡村振兴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。《乡村教师专题研究》这门课程在教育强国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,聚焦乡村教育场域的特殊性与复杂性,探讨新时代乡村教师发展的热点话题。本门课程分为乡村教育生态与乡村教师使命、乡村教师发展政策、乡村教师职业生存状态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、乡村教师教学创新等专题,力图展现乡村教师发展的真实状态,帮助师范生,尤其是乡村定向师范生增进对乡村教师角色与责任的认识,培养师范生扎根乡村的教育情怀与专业胜任力。


    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学府路99号 邮编:215009  联系电话:0512-67374069

    苏ICP备11028812 苏公网安备 32050502000334号

    Copyright ©2019 苏州科技大学.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