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18日至7月1日,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“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远程教育研修班”在苏州科技大学成功举办。本次研修班吸引了来自埃及、冈比亚、古巴、毛里求斯、南非、尼日利亚、亚美尼亚、约旦、越南等国家的30位教育行政部门官员及技术人员参与,共同探索远程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路径。

在开班典礼上,苏州科技大学副校长唐柏鉴代表学校对学员表示热烈欢迎,并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及援外培训传统。本次研修班课程围绕“现代化远程教育”核心主题,构建了“理论教学+案例研讨+实地考察+文化体验”的立体培训体系。内容涵盖数字中国战略与教育数字化、远程教育发展历程与体系创新、课程设计与教学资源开发等专业模块,还特别设置“人工智能赋能远程教育未来趋势”“数字鸿沟与教育公平”等前沿议题。

研修期间,学员们实地走访了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视睿集团苏州分公司等企业,考察音频实时互动系统、全网络智慧教室等技术应用场景;赴苏州市吴中区村级远程教育点,调研欠发达地区教育数字化实践;并前往杭州、上海等地,参观海康威视教育事业部、上海博物馆东馆等,深入了解远程教育与文旅、社会教育的融合模式。此外,苏州教育博物馆参观、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体验等活动,也让学员们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交融。

结业典礼于7月1日在苏州科技大学举行,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副院长徐凯、项目二处处长李鑫亲临现场指导。徐凯在讲话中强调,国际合作是推动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,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在远程教育领域搭建技术共享、经验互通的合作平台。

苏州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勇在致辞中表示,本次研修班通过整合教育学院优质资源,系统展现了中国在远程教育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成果。“校内专家团队不仅带来‘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’的宏观解读,更通过‘数字中国战略与教育数字化’等课程,分享了远程教育体系创新的具体路径。”

教育学院院长陈卫东介绍,学院依托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、现代教育技术科研团队等优势,特别设计“理论-技术-应用”三位一体课程体系。“从远程教育质量评估到人工智能赋能未来趋势,从企业解决方案到欠发达地区实践,课程链覆盖全领域,确保学员既能把握战略方向,也能掌握实操方法。”
来自尼日利亚的学员代表Chukwuma Okenwa在发言中感慨,两周的培训通过9场理论授课、10次实地考察,让学员们深刻理解了“数字中国战略”对远程教育的赋能作用。“中国在缩小数字鸿沟、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变革等方面的经验,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。”他特别提到,参访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时看到的实时互动技术,已为其本国教育部门提供了技术改造的新思路。

“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。”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,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携手探索,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苏州科技大学将持续深耕援外培训领域,以优化课程体系、创新教学模式为抓手,推动“中国智慧”在全球教育公平事业中绽放更大价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