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9日-11日,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“2025年度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”在云南师范大学顺利举行。本次论坛我校斩获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,充分展现了教育学院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实力。
该论坛是展示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、促进院校之间相互交流、不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。论坛聚焦心理学理论、研究技能与实践应用的结合,通过多元赛题提升学生科学研究、团队合作、学科交叉以及实践转化等实力,展示学科成果与魅力,传播产学研融合理念,增强心理学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。

2025年度论坛汇聚心理实验设计、现实问题解决、心理学产品设计和心理科普短视频四大分论坛,吸引了全国139家培养单位踊跃响应,累计提交479件参赛作品,奖项评定严格遵循比例,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项目数分别约占参赛总数的5%、10%和25%。最终,经全国64位高校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层层筛选,来自56所高校的75件作品脱颖而出,入围决赛,激烈的竞争态势史无前例。

在校级选拔赛阶段,教育学院精心筹备,面向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征集作品20件。经过严格的校内选拔流程,最终有3件作品脱颖而出,且全部荣获奖项。
周紫悦同学的作品《“心灵之门:缓解焦虑情绪”游戏产品》(指导教师:魏华)荣获心理学产品设计分论坛全国三等奖。花雨欣、刘迎迎、蒋丽娟三位同学的作品《打破心灵的枷锁——确认偏差的陷阱与突破》(指导教师:俞佳含)同样在心理科普短视频分论坛中斩获全国三等奖。在现实问题解决分论坛中,孙艳、林枝两位同学的作品《深陷短视频旋涡,大学生如何自救——短视频沉迷的“症结”与“良方”》(指导教师:孙倩)成功入围现场展示环节,并在七小时内针对现场抽取的新试题——“青少年抑郁问题”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最终在21件决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荣获全国一等奖。

在此次论坛中,我校参赛学生展现了积极向上、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精神风貌,创新成果斐然。未来,教育学院将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拓展多样化的实践平台,为培育专业基础扎实、富有创新精神的心理学人才注入持续动力,助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迈入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。